<pre id="e9iyy"><label id="e9iyy"></label></pre>

        <tr id="e9iyy"></tr>
        >
        >
        >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財政:探索產業綜合體“三服務”模式 促水產精深加工業發展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財政:探索產業綜合體“三服務”模式 促水產精深加工業發展

          針對水產企業在科技創新中多單打獨斗致科創成本高的情況,近年來,普陀區財政局圍繞深化供給側改革,積極探索依托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模式,推動科創信息共通、資源共享,切實推動水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科技創新降成本、增動能,加快形成行業整體科技創新合力。

          一、打造平臺促資源整合,統一服務。投入近1300萬元,成立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在綜合體內建立大型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直播試訓中心、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水產精深加工規上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為主的產業聯盟等載體,集聚各類科技創新資源,通過技術研發、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科技金融、直播試訓、雙創孵化等六大功能,為水產精深加工企業提供保姆式窗口服務、共享式無償服務、訂單式有償服務、科技金融貼息服務等全鏈條統一服務。目前,結合現有平臺優勢資源,實體服務場所和檢驗檢測中心分設于舟山國際水產城和普陀大健康產業園,累計建筑面積約4500平方米,共吸引82家水產企業加入。

          二、按需發券促降本增效,創新服務。探索財政投入新形式,創新水產券補助模式,通過發放技術研發券、知識產權劵、檢驗檢測券等,為企業科研賦能。向有需求企業發放技術研發券,綜合體組織研發中心攻關,企業按券獲每個項目最高40萬元補助;向有需求企業發放知識產權券,專利授權后,知識產權中介服務組織向企業取券再向綜合體兌現獎補;企業按金牌(年銷售額2億元及以上)、銀牌(年銷售額1億元及以上)銅牌(年銷售額1億元及以下)每年分別領取10000元、8000元、5000元的檢驗檢測券,憑券申請檢驗檢測服務免除費用。目前,已按券發放補助496萬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3367.84萬元。

          三、搭建團隊促高智集聚,專業服務。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支持引進大院名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創新中介服務機構,建立專家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顧問指導、科研攻關等專業助力。其中,對新引進的院所研究中心,給予每家20萬元/年運營服務費支持;對新設立的技術轉移工作站,給予每家10萬元/年運營服務費補助。2020年以來,已有浙大、浙海大等11家研發服務機構入駐,共為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輔導、項目輔導、財務輔導、成果轉化等服務6976家次,解決企業科研難題12個,申報專利138件(發明專利17件),申報和實施百萬元以上重點項目22個。

          自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成立以來,普陀區水產行業科研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帶動水產加工產業集群研發投入1.15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8.12億元,水產加工自動化設備普及率升至60%,精深加工率升至55%。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區級企業研發中心83家,2項授權發明專利產業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4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增至88家,在全市率先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出處:浙江財政新聞聯播)

        免费黄色网站大全套